洛杉磯的泡泡瑪特店外,年輕人頂著 38℃高溫排隊數小時只為“抱得Labubu歸”;永樂2025春季拍賣會上,一件高131cm的薄荷色初代Labubu雕塑以108萬元的價格成交;摩根大通發布的研報上,Labubu 5月搜索熱度已超過Hello Kitty……當 LABUBU 以“丑萌”姿態席卷全球潮玩市場,這只長著九顆尖牙,擁有歪斜笑容的小怪物,正以破圈之勢重構文具產業生態。
(圖片來源于新華社)
近年來,國潮崛起與情緒消費浪潮并行,從《哪吒2》票房逐鹿全球榜單,到《黑神話:悟空》引爆游戲圈,文化符號的商業價值被重新定義。LABUBU的成功,正是精準踩中這一趨勢——它用“矛盾美學”打破傳統萌寵定義,將野性尖牙與治愈毛絨結合,滿足Z世代對個性與溫暖的雙重需求,構建起覆蓋線上線下的IP生態,讓一個玩具形象成長為文化符號。
Labubu不僅是中國潮玩產業崛起的標志性案例,更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縮影。曾幾何時,中國是迪士尼、漫威玩具的代工廠,如今Labubu風靡全球實現逆襲,讓超級IP賽道有了中國品牌的身影。據國際授權業協會數據顯示,中國在2023年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四大IP零售市場,全年IP零售額接近1000億元。
隨著消費者對文化價值與情緒體驗的需求攀升,文具與潮玩的跨界融合正成為行業新方向。傳統文化中的美學元素、IP運營的生態思維、全球化的敘事邏輯,都為文具設計提供了豐富靈感。
在今年的寧波國際文具展上,潮玩文具的身影愈發醒目,眾多參展企業打破“文具”傳統邊界,將產品線拓展至文創潮玩與情緒療愈領域,憑借“情緒價值拉滿”的設計理念吸引新一代消費者。
面對當下國潮崛起與情緒消費盛行,很多文具企業深切感受到擁有自主IP就如同掌握了一把打開市場新大門的鑰匙,他們不再滿足于單純地與熱門IP聯名,選擇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符號。
這些帶有自主IP的文具產品,不僅在設計上獨具匠心,更在文化內涵上進行了深度挖掘。它們不再僅僅是書寫和記錄的工具,更是承載著文化價值和情感寄托的載體。文具企業通過自主IP的打造,為產品賦予了更多的附加值,滿足了消費者對文化價值與情緒體驗的雙重需求。
LABUBU的爆火,不僅是一個IP的勝利,更是文創產業升級的縮影。當文具企業學會用情緒價值打動人心,用文化敘事鏈接世界,用創新設計打破邊界,那些擺放在寧波文具展上的潮玩文具,或許正孕育著下一個現象級爆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