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7年,日本東京目黑地區誕生了一家名為“東屋”的雜貨店,這家雜貨店怎么看也都是稀松平常的模樣。但正是這家不起眼的小店,在此后二十余年如一日,與全球各地的工匠合作,制作高品質的日用品。
東屋的產品都是日常使用的器具,與那些工業化大量制造的產品不同,東屋的產品都是與日本各地的傳統工匠合作所制造出來的,內容十分廣泛,包括了掃除工具、收納、浴室、廚房用的器具、食器、家具等。
保持傳統手藝制作,即使是1997年,也是值得夸耀的選擇。更難能可貴的,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。
和傳統手工制作同樣傳承了二十年的,還有東屋對于出廠產品的高質量要求。
東屋對于出廠產品的要求,是產品具有“永恒性”,以一種“我們正在制造一百年后的古董”的敬畏之心,進行制造加工,每一項產品都能保證極長的使用壽命。
東屋對于永恒性的理解,其實就是真善美。真代表誠實的材質與工藝,善代表機能、美代表給人的感覺。
東屋的設計師熊田先生說,〝例如你想做一個木碗,我認為除了上大漆,沒有別的辦法。當然有很多工業化的產品表面涂上聚氨酯漆,并聲稱它“容易處理”,或許這說法是正確的,如果經常使用這類的碗,會在不經意間將致癌物質帶入身體。〞
東屋這種對于“永恒”的執著,恰恰來自對于老物件的熱愛。
熊田先生,生長在一個藝術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,他的父母都是建筑師,奶奶是一位熱愛美好器物的女人,家里有許多做工精湛的老物件,熊田先生說:〝奶奶和母親的教育方針是:每天用最好的器具,打破它也不生氣。〞
熊田先生說:〝我的童年有很多有趣的回憶。奶奶家有一張大桌子,家人與親戚們經常聚在一起吃壽喜燒。然而現在老房子已經拆除,有些人也去世了,再也無法重現這樣的聚會。
在東屋的理解中,雜貨除卻是日常生活的器皿,用具,更是承載使用者回憶和情感的載體。只有能夠“永恒”的雜貨,才能讓你時隔多年在此摩挲它時,想起當初的溫情和浪漫
當然這種對于“永恒”的堅持,是一種高標準高要求,而不是食古不化的托詞。對于東屋制造來說,適合放在現在的生活環境,與適合未來同樣重要。〝如果我們制造的東西,與現代生活的場景格格不入,那么就會立刻被淘汰。
為了能夠適應現代生活的日常使用,東屋廣泛與各類設計大師合作,推出產品。
與編織設計師 Natsumi Kuge合作裁縫盒、與古董店老板杉本理(京都寺町二條〈大吉〉店主)合作一些食器、與視覺設計師立花文穂合作筷架、與一家珈琲店老店的老板夫婦 Katsuji Obo合作他家自行研發的咖啡滴壺與濾帶。與廣告界名人渡邊 かをる合作陶瓷用品,與室內設計師渡邊謙一郎合作室內的家具等等。
而除了與同行業的的精英設計師合作外,東屋完善機能完善設計,很多是從老物件中反覆琢磨學習得來的。
例如東屋這套咖啡壺與滴濾器,原型是來自表參道的老店大坊珈琲店,這家自1975年開店以來,吸引了無數人光顧的咖啡店。熊田先生復刻了當年店主 Katsuji Obo自己研發的咖啡壺與厚法蘭絨濾網,喚醒沉睡在人們記憶中的味道。
〝我總是設想我們所制作的產品, 一百年或二百年后會在某個古董店中被找到,這樣思考的我,認為找到每種器物的永恒原型是很重要的。〞熊田先生說。
然而在消費主義盛行、一切都是從快銷的角度出發的今天。東屋這種雜貨店的存在,看起來就像是一種理想主義,但也正是因為東屋這樣“格格不入”的存在,通過產品證明,家中有這樣的日用器具,會讓生活更豐富而美好,就像兒時奶奶家所用的器具給了我一生美好的回憶與生活情趣。
作為中國首個以“雜貨”命名的展覽會,寧波雜貨展2021首次舉辦就引起業界關注,與同期舉辦的寧波文具展共錄得1564家企業參展,展出面積51700平方米?!皷|屋”這類理想主義的花朵想要美麗綻放,我們寧波雜貨展正是它們茁壯生長的沃土。在2022年3月的寧波雜貨展上,將會有不少像東屋這種不僅適合現代環境,更有獨特雜貨情懷的優質雜貨店。我們借著這次展會,發揮行業集聚優勢,梳理品牌特點,讓前來參觀的您,同時欣賞到雜貨中的“真善美”。